傳統文化往往是本民族或國家所固有的。也是最具凝聚力的。
優秀傳統文化與高科技精華的結合,也是最先進的。

易學基礎知識入門

 

作者簡介

張延生,教授,工程師。男,漢族, 1943 3 月出生於陝西省延安市瓦窯堡,山東滕縣人, 1969 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發動機工藝系工藝專業,現任光明中醫函授大學易學教研室主任,北京市神孚應用技術研究所所長,北京市神坤資訊諮詢中心主任。兼職與曾兼職中國周易研究會副會長、中華名人協會理事、炎黃道家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醫學氣功研究會理事等職。並且被數十個企、事業、單位等聘爲決策或指導顧問。

早年爲北京青少年和北京航空學院排球隊(全國甲級隊)主力隊員。受父親影響,自幼知識及愛好廣泛。大學期間常負父親首創的“經絡測定儀”予人測試診斷,以求經絡實質再探。1976年首觸研氣功養生。1979年與同道共研發“特異”現象,繼接國家任務掀應用熱潮。1981年始修煉並研《易》。夥志同者發表“彎曲的多維空間及超空間作用力”等論文,引起學術注重。1987年入選國家在香港舉辦的“中國古代科技展暨現場表演團”,代表中醫、養生界現場演示及學術講演三個月有餘。致使香港各界哄動,受新華社表揚。事蹟爲多國與地區之電視臺、廣播電臺以及近百種書刊雜誌主動專題推介。1988年出任電視連續劇“師魂”的製片總顧問。與劇組人員共同努力,至使該片 1989 年榮獲“金雞獎”的頭等獎。

主要業績∶在研製無人高空偵察機關鍵部件、六千噸橡膠壓力機、光電跟蹤、數控等加工工藝技術方面,獨具創建與成果。特別是在研《易》過程中,屢經困惑之憂,頓悟之喜,終於棄傳統之法暫不用,自拓學徑。即不從訓詁、經文辭句入門,而自象數開竅,實踐中尋理;彙現代科學,反饋研探實踐。累十數載心血,精聚體驗,彙論己見,不僅探索出學《易》捷徑——一套科學的易簡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並在領悟中醫藥、經絡、人體科學、傳統文化並哲學思想及易學、象數真諦方面,更具獨特見地、成果和體系。1983年參與創辦“光明中醫函授大學”並任教於其中。1985年始,奔波於國內外,辦學、講演、參與學術。學員三萬有餘,聽衆近五十萬人次。期望易理再探,易華重現。經北京市教育局核准, 1988 年率先於國內創辦全國性的“易經函授班”。學子三千。自編易學教材 17 種、 13 冊,三百餘萬字。既有古《易》原經、原文、原著,又有當今現代科學之易學論文及論著。填補了社會辦學易學教育的空白。出版發行了《心易》、《炁易》、《易經與氣功》、《氣功與手診》等著作與錄音帶。在國際國內的學術會議上,發表了“易學象數理論是卦彖象爻辭的依據”、“易學象數理論在醫學臨床中的應用”、“研學易學的方法和途徑”等數十篇易學功底深厚,揭“易醫學”、“象數學”精髓,影響深遠的論文。由於“發古人之未發,言今人之未盡之意”,故引致同仁極度好評。1997年在“東方網景”網路“傳統與現代”欄目中,率先開“延生易苑”易學等專欄。重點宣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相對穩定相對平衡系統的尋求”以及易學基礎知識和思想方法。1999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創立“多成易學會”,並於次年 1 月在多倫多市舉辦“多成易學會首屆國際易學研討會”;同年創辦“多成易學會網站”,用中英文宣揚中華傳統文化之精華。並運用獨創的“易學場效應”理論,指導“首鋼”香港合資公司標牌的造型設計與創意。協助策劃確定 "TOM.COM" 網路公司名稱及上市時機等。經常參與各種測試判斷實驗,取得驚人成果。並在此界破除迷信中,做出貢獻。

 

                                   

前言

研學易學的方法和途徑

傳統從微觀到宏觀,長遠的整體觀

傳統中“純”客觀“純”物質的自然觀

傳統的“形而上者謂之道”的思維方式

由“易傳”內容看易學的主要思想

變易

易簡

不易

學《易》的順序

卦的生成

陰陽爻概念的産生

八卦及六十四卦的生成

一、按易學中“一陰一陽之謂道”和“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成卦

二、按“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焉”的思想成卦

三、按“乾坤生六子”思想成卦

四、按精氣爲物,遊魂爲變的易學原則成卦

爻象

一、六畫之象

1、正

2、承

3、乘

4、比

5、應

6、中

7、據

二、八卦之象

三、方位之象

1、先天八卦分佈

2、後天八卦分佈

3、先後天八卦分佈的異同

四、像形之象

五、爻位之象

六、互體之象

連互

1、四個爻之間的連互

2、五個爻的連互

3、小結

4、半象

5、像卦之象

七、反對之象

1、反象

2、物件

 a、上半對卦

 b、下半對卦

3、反對之象

八、交易之象

九、補遺

1、半反之象

 a、上半反之象

 b、下半反之象

 c、上下反之象         

2、之卦之象

3、包卦之象

4、命卦之象

5、聲應之象

6、消息之象

太極的某些概念

1、無極

2、太極

易學雜談

易學應用

用數碼起卦

用數位起卦

用文字起卦

1、用一個字起卦

2、兩個字的起卦方法

3、用三個字起卦

4、用四個字起卦

5、用五個字起卦

近取諸身起卦法

1、用身體部位起卦

2、用服裝顔色起卦

3、以用品、用具、物品起卦

遠取諸物起卦法

1、靜物起卦

2、動物起卦

 

 

 

     

爲了促使人們在思想認識上,能建立起一個古爲今用,洋爲中用,中爲洋用,推陳出新的新的思維方式。能站在古今中外各種思想中合理優秀的位置,建立起共同且通用的思維方式及模式,從而以最簡捷的方法,以最快最準確的思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事物發展變化的大方向,以改變我們當今“眉毛鬍子一把抓”,脫離實際、陳舊過時、機械的“絕對時空論”的思維方式及模式。建立起長遠、宏觀、整體、全面、統一、和諧、相對地看問題的思維模式。跟上以“對應統一規律”概念,而不是孤立絕對地對現代時空變化進行表述且已經過時落後的思維方式的步伐,從而達到促使一切事物能儘量在相對平衡、相對穩定的系統中和諧穩定地存在下去。

此書一反傳統的易學講述與論述的方法。那將必然會給習慣於傳統傳授及接受易學思想方法的某些讀者帶來些從新認識易學思想的麻煩。但是,它會給廣大易學初學及愛好者,帶來便利及實惠。所以,此書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爲易學的初學者們,打開一個新的進入易學科學領域的大門。既而使人們能從真切的“象數”易學的角度來領會和掌握易學的真諦。故而此書用大量的篇幅解述了易學中的一些主要的哲學思想及思維方式,並且重點從“象數易學”的角度來介紹、研究、分析了學習易學最重要的一些“專用術語”及其概念、性質和應用。從而將把初學和愛好者帶入一個嶄新有趣(幾乎失傳)的學習易學的捷徑之中。

《易傳》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觀象系辭,聖人則之。”“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這說明,易學是通過專門研究各種事物抽象或具體的形象,來瞭解及掌握事物的規律的。它是研究我們看得見、摸得著、感知(感悟)得到的事物及其規律的(這是符合現代科學的認識方法的)。不同的事物在同一或不同的系統中,都有其不同或相同的結構、狀態與形象。按現代科學的概念講,一切事物由於其存在的周圍環境條件及系統的不同,(在我們看來)其結構、狀態、形象等,都會産生很大的差異。爲了能綜合地研究、分析、歸納、彙集這些差異的規律狀態,本書重點地解述了易學中較常用到的八種大類型的象法及與其相關的其他一些象法。這些“象法”都是學習、掌握、分折、研究易學內涵的最最基本的基礎知識。不熟習和理解這些“象法”變化的規律與規則,就無法深入地學習、掌握、分析、研究易學中卦、彖、象、爻、辭的來歷及內涵。也無法從易學表述系統真正的思想方法上去理解易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和現實的實際意義。否則,可能就會墜入空想、空談易學的深淵。使易學變成一個毫無任何現實價值的僵屍。從而磨滅易學在中華民族及其文化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就目前的時代而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什麽都不可怕,沒有了這個民族或國家的主流文化,就失去了核心的凝聚力,這個民族和國家也就會不復存在。這個結局對於任何一個民族或國家來說都是最可怕的。

在現實“很實際”、“很現實”的社會中,沒有實用價值的知識、理論,將不會得到社會的認同而推廣。所以,本書後面的幾個章節,專門介紹了少量的易學應用方法和應用方法的思路。因爲我們學習任何理論的目的全在於應用。通過大量的應用來檢驗、修正、完善我們對易學思想的認識。同時,通過實踐可以豐富我們頭腦中“易象”內涵的內容及“易象”之間的各種變化(表述)規律,進而達到我們對事物及其規律的更深刻地認識。實踐也可以檢驗我們對本書前半部分“易學基礎知識” 內容掌握的水平。使我們能在實踐中親身感受、體會及提高各自或大家對易學思想的認識。如果本書前半部分的“易學基礎知識”不能全面掌握,在應用方面就很難達到得心應手的靈活和準確。因此,應用方法的靈活、熟練和準確與否,取決於我們對“易學基礎知識”部分掌握的深刻熟練程度。所以說,易學應用水平高低的先決條件,是“易學基礎知識”我們能否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及靈活彙通的熟練程度。

爲了能使當今的人們能全面充分地瞭解和理解易學系統的規律,本作者儘量根據傳統及現代研學易學的經驗及需求,再根據我和我的學員們長期大量實踐的經驗總結,我將許多易學中傳統的易學概念,在保持原來意義的基礎上(如∶八卦之象、互卦、上下卦、本之卦、連互、半象、反與物件、半反與半對之象、反對之象、交易卦等“象法”)做了適當地延伸和發展。使其更適合且符合當今現代科學技術系統分析、研究和發展的要求。同時,本書還從現代的數理化、天地生等領域,粗略地探討了易學基礎哲學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與它們內涵的異同。按易學“求同存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思想,將其共性及共通性的思想做了簡便地介紹與歸納。

事物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社會在不斷地前進,人們的思想必須要跟上這些發展的步伐才行。不管什麽主義,都要靠人來實現(完成);人的言行,要靠頭腦中的世界觀、方法論來指導;這些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要靠學習與受教育才能獲得。所以,人們學習和受教育的內容是否符合大自然本源(本質)的規律性,是最重要的。因此,不管什麽主義都離不開世界觀、方法論的哲學理論與思想的指導。某個具體的科學技術,只能適用於一定的範圍和範疇之內。而學會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哲學思想,將會在各個領域中指導我們發明創造各種各樣的科學技術及其産品。所以,任何的學習,都應該是以學習其哲學思想爲主才好。故我提倡大家都來學哲學。這將給人類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自覺、整體、全面調控的效果和利益。

本書只是對易學基礎知識入門傳播做了初步的嘗試。其目標主要是針對易學初學及愛好者而言。不完整、不完善、不全面的可能性很大,望廣大讀者給以建設性的斧正。

在此,我對出版社的同志們及費寢忘食整理講課錄音帶和書稿的靳少敏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19978月於葡萄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