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研習易學存在的思路問題
張延生 2006-2-17

 

《周易》中的“易經”部分,是周文王和周公(又名周公旦、周武王之弟)總結、匯總、歸納的他們以及他們之前,人們利用“易學”知識進行實踐經驗的“兆頭”(先決條件,原因)與結果的記述。藉以供自己或他人(包括後人)研易、學易、玩易者參考。有的一個爻的後面,記錄了好幾件事情的發展、“先兆”及其結果。而我們的某些“易學家”,非要通過訓詁、“考證”、“文字意義”,把這幾個字所描述的數個事物以及它們的結局,“說”成一句話——解釋成一個事情的一個結局。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就會形成“驢唇不對馬嘴”的結果。比如∶“老遠看見像是一群盜賊來了。最後走近了,一看,是迎親的人。沒事,沒有什麼過錯。”這不是語無倫次說胡話嗎。“易學”思想的思路哪能這麼亂、這麼語無論次呢。“易經”中的邏輯推導過程與邏輯關係是非常嚴緊的。

無論是“馬王堆”中的“帛書易經”也好,還是而今“雙古堆”的“簡”易也好,從其中都能發現∶在秦漢之前,“易學界”的人們有這麼個傳統習慣,那就是按“易學”的哲理規律實踐之後,將其實踐的經過及其對應的結果和正確與否,記錄在卦、爻之下。有的爻後面記錄了數件事的結果。以供他人及後人玩研“易味”者參考。由於大家的實踐環境條件有限及目的性的不同,所以不會也不可能將易卦、易爻中的全部內涵都能反映與表述出來。因為每個卦與每個爻都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類萬物之情,通神明之德”與“廣大悉備”的,再加上各卦、爻之間的“互”、“易”、更替、轉換、交變、分佈等“象”變,所以易卦的每個卦或每個爻的內涵意義,絕不只是固定的“死的某些內容”,而是根據不同的先決條件、需求與目的等,有其各自時空對應條件下極其豐富的具體內涵意義的。包括文王與周公總結、歸納、記述出的了了內涵的《周易》,也不例外。因此單*《周易》中了了的內含內容,是根本無法使人們真切地體會、感受到伏羲創卦表述方法的全部、完整的內涵意義的。

再者,由於年代久遠,以及遠古時文字的不完善、不健全與地區、地域語言文字的校大差異;再加上反復地傳抄、刻錄;又加之個人對其記述內容理解的差異,往往有的“先兆”辭寫錄上去了,但其結果(結局)辭卻丟掉了;有的結果和結局辭寫錄上去了,可是“徵兆”辭又給丟掉了等等。按“易學”一般正常的邏輯思維,應該是既有“先兆”辭又有結果(結局)辭句才是正確且全面的記述方法。換句話說,“易經”卦爻辭的內容的記述與敍述方式,是先有“先兆”及“先兆辭”,後有結果及結局辭才是真正正確的“易學”記述方法。由於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而相互對應聯繫著的,所以任何事物、事物之間及其規律都是有其因果與連帶關係的。

比如∶“乾”卦“用九”曰∶“見群龍無首。吉。”

【整個“乾”卦都是以“龍”做為“徵兆”辭的內容。“乾為大始”、為一切事物最大最根本的道理。“易經”中又將其放在群卦之首。因為“龍”是變化無窮的“動物(事物)”,所以用它的“變色龍”的特點來表示一切事物是在發展、變化的“易學”主體思想。這也充份說明了,中華文化之源就是以崇拜“龍”文化為主流的文化。決不是以崇拜生殖器為主的“生殖崇拜”文化。】

為什麼“見群龍無首”就吉呀?

沒有頭領領導大家,帶領大家,社會不就亂了嗎。

“乾”()卦6個爻的爻辭後面,為什麼還要有個“用九”爻辭呀?

64卦中,並沒有7個爻的卦,都是6個爻的卦呀。

這是說明,在組成確定6個爻的“乾”()卦的時候,6個爻都在變動。說明問者想辦的事情或牽扯的變化的事情或事物太多了(很多事物都在同時變動);沒頭序;沒主意;找不到事情或事物的主次、先後。這時你就也別考慮及顧慮那麼多了,隨便從中找一件你想幹的事(“見群龍無首”——沒有主次嗎)去幹,就行了。這爻辭講的是【處理複雜變化的事物的一種哲理方法】。

實際,從其天象“徵兆”來說,是指,當你出門去辦事的時候,看到天空上“東方蒼龍七星”,其最前頭的那顆星(即“龍頭”),在地平以下或看不見的時候。遇到這種“徵兆”,說明你出門去辦的事情一定順利。可是你不能去辦與提拔、當官或與領導有關的事。如果你要去辦當“頭”(領導)的事就麻煩了。因為不能有“首”嗎。“無首”(無頭領、無領導者、無主人)才“吉”呀。

還說明,出門辦事,看到“龍”的形像(圖、畫、形、“變色龍”、舞龍燈等),其“龍頭”你看不到或缺損了,你去辦事一定順利。當然,也忌當領導的、帶頭的、首要的事啦。

九二爻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其意思說,你出門看到天上的“東方蒼龍”七顆“龍”星,都在地平(地平線)以上的時候(換句話說,七顆“龍”星都同時能在地平線以上的附近看到時),你去叩見“大人”(找領導、找有權勢的人)或“走上層路線”、“開(走)後門兒”、拜見老年人等,就一定能夠見到。而且你想通過他(她)們辦的事情,也容易辦成。

以上“乾”()卦中的例子是不是說明,爻辭的章法,是一個“先兆”,緊接著就是一個結果。“易經”由於傳抄的歷史年代多了,在傳抄地過程中,“先兆”往往得不到重視而被忽視或抄丟了。由於較重視結論、結果、結局,因此這些內容往往就給抄錄了下來。造成這種結果,這也是由於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往往容易偏重、注重觀察、分析、研究事物的結果,而往往會忽略“先兆”(與事物結果相對應的起因)的緣故。

“萬事開頭難”嘛。這也是咱們經常講到的“外應”對應規律的具體體現。

又由於在全部的“易學”的卦、彖、象、爻辭的記錄與記述中,幾乎都沒有提及到當時確定這些卦、彖、象、爻辭義時的“感而遂通”的環境、條件、時空變換及“靈感思維與其趨向”等,尤其是當時問卜者的“提問辭”內容,故而缺乏了第一手針對性的“對應性答辭”。故而我們只能暫時依*一些古代傳下來但多被大家所共認的一些所謂的具體內涵內容,對字、辭意進行“觀象系辭”的對比確認。這當中難免會有牽強附會之處,但是“易學”所推廣使用的“象數易學”的根本分析、確認思路與方法是不可能出太大的疏漏的。這也是我們用到同一個卦的卦象意義時,為什麼在某個確定的卦、爻中是採用這種意義解說而不採用另種意義解說的原因——就是因為缺失掉了當時進行判斷時的針對性的“提問辭”及“感而遂通”的環境、條件、時空轉換狀態等因素。這也是我們在斷卦過程中,出現的每一卦或爻都是“類萬物之情,通神明之德”的,可是,你為什麼偏要向這方面判斷解說而不去向別的方面判斷解說的原因。這也是因為【任何事物,任何的時空關係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任何時空條件下的任何事物,互相間總是相互聯繫及互動的】。在判斷過程中,你當時的思維與思想認識,也是受當時的時空結構關係中綜合場效應的控制(限制、感染、啟迪等),你必然這樣(不由自主)去想,必然這樣(不由自主)去判斷。所以我們要引以為教訓。在今後的判定推導過程中,千萬別忘記記錄判定的當時“提問辭”與“感而遂通”的時空環境狀態的狀況!這與往後的人們再對你的推導方式、方法的學習與研究時,將會提供第一手具有針對性的“感知”根據(條件)。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還是“三易”並存的。這在《周禮》中就有所記述。說明了,在周公制禮時,就已指定由春官“太蔔”和“筮人”分別掌握夏、商、周“三易” 的方法。其中曰∶“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又名八卦、基本卦、三爻卦)’皆八。其‘別卦(又名重卦、六爻卦)’皆六十四。”即“太蔔”負責“三易”的占卜之法,“筮人”負責“三易”的占筮之法。“春秋”時魯國左史左丘明所作的《左傳》和《國語》以及其他古籍中,都記述了是“三易同時並行”的。因此,可以知道“三易”在周朝時期還是並存的。而且都是以“八卦”(八個基本卦、八個基礎卦或“八經卦”)為“體”,六十四卦為“用”的。這與後來與現在某些人的想法與猜想是不同的,它並不是以六十四卦為“體”。

在《周易》之前,特別是在夏、商兩代以前。有人和某些資料上說,還有伏羲所創的“先天易”、神農的“連山易”(有人稱做“列山易”)、黃帝時期的“歸藏易”,還有堯、舜時期的“先天易”。這些“易”都注重天、地、人(“天地生”會更確切一些)“三才”之道及“尚象制器以致用”。尤其是到了《周易》之後,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作了“易”的“十翼”(又名“十傳”)開始,就成了象、數、理並學,文哲科並進的學風。這就又恢復了易學的本來應有的面目。因此,“蔔”、“筮”之“占”術,就成了易學的支流和末枝。可是,在夏朝時期,人們研、學、用“易”的目的是為了(注重)“筮”;在商朝期間,人們研“易”、學“易”、用“易”的目的是側重于“蔔”;到了西周時期,人們研學用“易”的目的是為了“蔔”、“筮”並用。

相傳,伏羲畫卦;神農作“連山”;黃帝作“歸藏”。伏羲畫了卦,可是自已並沒有稱說作了“易”。後來神農作“連山”,黃帝作“歸藏”,雖然說是“作”,可是也並沒有稱“連山”和“歸藏”為“易”。“易”是到了西周時期,掌管卜筮的主管——“太蔔”們才把“連山”、“歸藏”、“周易”並稱為了“三易”。也可以說,自達周文王作《周易》經文起,才有了“易”這樣的名稱的。所以,後來的人們才把“連山”和“歸藏”追冠以稱為“易”。這個“三易”的發展過程,在中國歷史上前後大約經歷了3500年左右。

後來易者鄭玄還總結說∶‘連山’、‘歸藏’言彖,本其性質。‘周易’占變,效其流通。”也就是說,“連山”、“歸藏”是談判斷(結果)結論的,而《周易》是談變化的道理的。

當然,在這“三易”中的《周易》之前數百年,據《古三墳.形墳》中記述,還應該有“乾坤易”的存在。雖然,在排列上與《周易》類似,但必定它們之間還是有區別的。即“乾坤易” 是以“乾、坤、陽、陰、土、水、雨、風” 八類事物與“天、地、日、月、山、川、雲、氣”八種事物進行對應搭配排列而成六十四卦的。其與“京房易卦”的排列方法相似,也是分做八個基本宮各自分別進行對應搭配。可能“京房八宮卦”次序(“歸魂易”),也屬受此方法影響而確立的成卦方法及變卦規則。因此說,這不仿也是一種成卦、變卦的思想。

後人金履祥認為∶“邵氏‘互體’、既濟諸卦圖,即《連山》之遺法也。後世‘納甲’、‘歸魂’之法,即《歸藏》之遺法也。”

也就是說,宋朝時易學大家邵雍的“互體”、“既濟”諸卦的卦圖,可能就是“連山易”所遺留下來的“卦變”方法,而後來的“納甲”、“歸魂”等卦的變化方法,可能是“歸藏卦”遺留下來的某些“卦變”方法。

由此易學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在較早的易學發展過程中,“八卦”的內涵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說,沒有“八卦”的表義內涵,“易學幾乎息也。”

我們古今的研易方法與道路,除了政治的原因外,主要是受到了易學權威和導師們的偏重與好惡及影響,走上了各種發展易學的道路,當然他們的道路會有優劣盛衰之分。如果我們不瞭解和掌握易學的過去、現在的變遷與發展的具體內涵,就不可能知曉易學將來的發展方向。否則,會把大家帶入歧途的。

因為中國古代的各種文化都是與實踐相結合的,沒有實踐的親身感受與體會,只有邏輯的聯想和推理,往往對易學規律的理解一定是片面、不完善或不正確的。希望能多見到對古易與現代易結構、分佈等的分析、歸納的好文章。當然這裡所指的不僅是訓沽方面的好文章,“象數易學”的好文章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