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of 12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01-28 Thu, 7:28pm
by 蘇靜賢
朱强 wrote:
蘇靜賢 wrote:綺雲說過多成之路是不歸路
怎麼解?是否我斷章取義 :)
綺雲說過多成之路是不歸路 - 是身心健康和諧人生的不歸路,踏上了多成的人只會珍惜能走上此路、繼續走在此路上並推廣開去,不會回頭到踏上此路之前了!

在前帖中沒好好說明,讓你斷章取義,不好意思!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01-29 Fri, 8:39am
by 朱强
沒有啦,開個玩笑,不要介意就好 :lol: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02-12 Fri, 10:07pm
by 朱婉儀
個人認為醫治的進度會因著身邊很多因素而受影響,例如返工與不返工已是兩碼子的事情。生命是一個平衡,通過自己所失的(最簡單的就是金錢)而去填補換取命道裡既定所缺的健康。

萬物一切以“數”所組成,在一個時間空間裡要達到一個“數”,一件東西或事情才會能 "轉變" 或改變。其實,當一個人要治愈好一個病, 是要“所失”的達到某一個“數”才可換取命道裡所缺的健康。這個“數”是因人而異,因時間環境多方面因素而改變。

記得老師說過若病者在今天詢問他需要的健康之旅次數去醫治好他急切的癌病,在問的 "時間","病情",或再加上醫治期間不返工 "全休息狀態" 專心醫治等因素,所需要的次“數”可能是四次,共連續四星期(這只是舉例),這“四”次的“數”(包括所失的金錢總“數”)來換取醫治好的病,這亦是要立即開始醫治(入健康之旅)。若病者再猶疑,延遲了時間如過了一星期才決定開始醫治,但到時的“數”亦因著時間改變而令病情嚴重了而改變。四次的健康之旅可能已改變為六次的“數”才足夠;又或病者在醫治期間中改變了主意,例如在進入兩次健康之旅後返工一星期後再繼續,這個次“數”亦因返工所消耗的而改變了為不足夠。

另一因素,作一例子,病者以八萬元參加了多成分享計劃,病者自己生命在這段時間失去了八萬元的金錢能量而去換取八萬元價值的中醫場能(當然可以得到更高,這就要看病者的承受力,醫囑要求與人分享推廣中醫的心等)去醫治和換取所失的健康。但這所失的八萬元“數”,其實亦只可以放在沒有返工或生活裡沒大消耗的病者身上。如返工的病者,每個月賺取二萬元工資,在這多成分享計劃三個月裡其實他們所失去的“數”只是二萬元(八萬元減六萬元工資)。而多成分享的場力亦很大部份消耗在為抵抗力較弱的病者在工作環境裡,抗禦所消耗的。而且病者所賺取的工資是交換自己身心場能,醫治緊的身體再亦為工作付出而消耗,因此令醫治進度會被拖慢。最近見到綺雲在沒有返工的日子裡只用著診金隨奉的多成方子,精神、身心、氣埸各方面與以前返工的她是兩個人,現在很穩定和實在,進入微調的進度,當然這亦由於她的丈夫和子女亦在這段時間參加了多成高價值的計劃以及他們出心出力推廣中醫的心及以往所付出的已到這時間達到某一個“數”,所以看她現在在主題公園(用診金隨奉)的瞑眩反應感受,與以往的不同,當然我們不應嚮往,因每個人因著不同因素如因緣命道,病理不同,所要付出的“數”和瞑眩反應是不會相同的。

以上所說的,不是叫病者不返工去醫病,這是個人生命優先的選擇,當然明白每個人都要為著生活,繼續工作,賺取金錢,而以上只是解釋某些病者可能某程度上覺得自己醫治進程效果比其他病者較慢的可能因素→多成方子場力消耗在工作上;因賺取所“得”的工資而令所“失”的“數”未夠;工作或其他身邊事情的消耗,而令所“得”的場能總“數”未能到達。當然,我們要活在現實裡,以上所寫只希望病者安心堅持的醫治,不需要與其他人作比較。若人命道裡得了嚴重病患,基因命裡等各因由,是需要 "時間" 等各方面付出來換取所缺的健康生命。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02-12 Fri, 10:48pm
by 譚偉俊
得與失是一回事,不是兩回事。如同E = mc^2,c^2是固定的;m大E跟著大 -> 有得必有失,大捨有大得,不捨則不得。贊同婉儀姐的觀點,生病就要休息,切勿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有了健康,還怕其它甚麽不來?留得青山在,哪怕沒。。。 :)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02-13 Sat, 1:27am
by 黃麗琴
:P 感謝婉儀細心的解釋。 :D
偉俊說得對,有了健康,還怕其它甚麽不來。 :D
祝願大家新的一年,事事如意、大吉大利、合家健康平安。 :D :D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02-13 Sat, 9:08pm
by 张立新
谢谢朱师姐慈悲的解答。
开后学之迷悟。 :P
在此向北方的学长们翻译广东话“返工”是“工作”的意思。
祝朱师姐新年吉祥如意。 :D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02-14 Sun, 4:17pm
by 黄颖卿
谢谢细心的解释,赞同此观点。得失是表面现象,有时表面是失,实际是得。要看站在那个角度看。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02-16 Tue, 2:49pm
by 蘇靜賢
婉儀:

很多謝你的分享,一次又一次的令我得到啟悟,謝謝!

祝新一年如意吉祥!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02-17 Wed, 12:09am
by 朱婉儀
很同意偉俊所說 “得失是一回事”, 如中國詞語 “捨得” 二字,有捨才有得, 不論所捨的是時間、金錢、或是肉體上的舒服。

有些病者在生命裏沒有能力 “失” 在金錢上付出,他們便可能需要 “較長的時間” 或 “較辛苦的暝眩反應” 上去付出來換取所缺的健康,當然亦因着老師給我們的 ﹣ 推廣中醫去幫助其他人的生命, 增加我們的善心、承受力和福緣,令我們減少需要所失的 ﹣ 加快時間痊癒,能抵受暝眩反應安之的接受和與治療的道路上不易脫軌。 一切一切, 感謝老師給我們的, 給我們在生命裏能有機緣認識和接觸到中國五千年深藏的文化實力。

新的一年, 大家開開心心,幸福滿溢。深盼在天時地利時機下多成中醫主題公園能在中國各地設立,讓更多更多有需要的同胞受惠於中醫的醫治和認識我們自己中國文化的深力。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02-17 Wed, 12:37am
by 葉志強
感謝朱同學,將些看似簡單,但卻極其深奧的天地間平衡之道,字斟句酌的說出,讓在下獲益良多,更望諸位能得到啓發。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11-11 Thu, 5:42am
by 李芳红
失眠的夜晚,如此受益。
感恩。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11-11 Thu, 11:22am
by 王念红
此贴看了一次又一次,每次感受都不同,今次看过程中右肩部肌肉跳了好长时间.
本人不善于言表,很是要感谢大家,感谢龙医生,受教了.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12-23 Thu, 7:29pm
by 游优
受教了!
我一向認為自己的想像力豐富可以想得很多,可處在世俗中想的都是一些很膚淺的問題,唯有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才能想得深一些,還需要多多的學習啊。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12-24 Fri, 11:08pm
by 樊朝晖
看了一遍,有時間還要仔細看看,受教了!

Re: 龍医生教誨後的反思

Posted: 2010-12-25 Sat, 9:15pm
by 李忠
看了,很受教,要学习多成,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