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5

建議大家談談自己的成功說服經歷

Posted: 2008-03-19 Wed, 10:07am
by 赵伟
有人從眾,崇洋,崇權威,崇科學,都是迷信。要讓他們用多成,可能有人需破其迷,有人需順其迷,要區別對待。這只是我的反面教訓,因為除了我母親以外,我還沒有完全成功的說服一個人 :oops: 有的人已經使用一段時間了,再和他聯系,卻沒有回音。也許因為我不起眼,人微言輕,場不夠強吧。所以我很想聽聽大家的成功說服經歷。

Posted: 2008-03-19 Wed, 2:08pm
by 鄧樹英
對于比我弱的,強勢命令使用(當然是家人),都行
平等身份的,以德服人(人家才信得過你),家人大部分行,外人也不會直接反對我,可能在觀望
高高在上的現代能力和智商的高手們,不熟悉的看緣分,熟悉的慢慢磨,行的比較少,挨批比較多,批完之后感覺自己更加清醒了(高手不過如此,還選擇看西醫),必須自己要有主見,告知其我在使用,待效果說話

Posted: 2008-03-19 Wed, 10:07pm
by 赵伟
還是鄧MM有辦法 :D 謝謝分享!才發現和龍醫師的問題有點重複 :oops:

Posted: 2008-03-20 Thu, 9:29am
by 李实
能場是有強弱,但在說服別人上區別可能不大。龍醫師能場強不?一樣感到推廣困難,還在論壇向大家問計。佛陀法力大不?一樣說“佛渡有緣人”。不管那麼多,先把種子播下去,什麼時候發芽,看各人的造化吧。

Posted: 2008-03-20 Thu, 2:23pm
by 鄧樹英
:shock:

Posted: 2008-03-21 Fri, 2:19am
by 顾田红
在现代营销学中好象有这样的说法:
  一流的企业卖观念;
  二流的企业卖效果;
  三流的企业卖产品.

(中医的推广也应该属于营销的范畴吧)  :)

Posted: 2008-03-21 Fri, 3:06am
by 龍衛權
不算,因為:
1.中醫不是生意,而是仁術,不存在銷售,妳見過那門生意是費用隨奉的?
2.醫者父母心,誰打算將自己的孩子營銷出去的?
3.有"大醫精誠"為證(孫思邈)

Posted: 2008-03-21 Fri, 6:43am
by 顾田红
  好,不算就不算.在定义上不算但在推广上还是相通的啊.  :)  
  推广得好不是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吗. 

  现在保健品盛行,为什么会一下子被这么多人接受呢,因为他提出了一个观念:保健胜于治疗,并且保健品叫做营养补充食品不是药物.

  

Posted: 2008-03-21 Fri, 11:30am
by 龍衛權
小姐,治未病的概念和理念由來已久:)

Posted: 2008-03-22 Sat, 3:05am
by 顾田红
  您说得很对,但是不怕见笑在接受您的治疗之前我是没听说过的,相信有这一概念的人也不多.  :)

  曾经在一些大中城市有人做了一项调查,调查内容是有多少人听说过"皇帝内经"这本书,结果是75%的人没听说过,只有25%的人好象听说过(也只是听说过书名而已).

  可想而知在现阶段中医的优势有多少人会真正了解呢.

  所以我认为要让人们接受中医,就必须先让人们了解中医.

  至于怎么样才能使人们尽快的了解中医呢,这就要发挥您和各位的聪明才智了.  :)

Posted: 2008-03-22 Sat, 3:25am
by 龍衛權
小姐,妳開車時間也已經年,妳了解妳汽車的火花塞點火時間提前多少?或其間隙是多少?或是用直射力火花塞?

了解中醫,談何容易:(
單單是幾條最簡單不過的經絡,就讓專家們折騰了幾十年,至今仍不了了之:)
專家們說不懂多沒面子,乾脆說中醫不科學好了.

亦是說:沒可能讓病人了解中醫,最起碼不現實.

Posted: 2008-03-22 Sat, 10:03am
by 赵伟
李实 wrote:能場是有強弱,但在說服別人上區別可能不大。龍醫師能場強不?一樣感到推廣困難,還在論壇向大家問計。佛陀法力大不?一樣說“佛渡有緣人”。不管那麼多,先把種子播下去,什麼時候發芽,看各人的造化吧。
有些人即使不通過你,通過別人介紹也能接受使用多成網上療方,比如:他自己有見識和判斷力,或者他容易接受新事物,或者他走投無路都有可能。這時你所起的作用只不過是感官的延長。而其他人,就還需要靠自己的影響力,靠他在所接觸到的、力所能及的圍範內對你自己的信賴了。這種信賴可能是你的言行舉止,學問修養,感情,威信等等,這才是我所說的“場強”,是你和他的緣分或者相對于他的影響力,結合力更強,不是指單個人的能量強。這種信賴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怎樣做才能更讓人信賴,這才是我要問的,有點要包裝的意思:)

Posted: 2008-03-22 Sat, 10:23am
by 李实
顾小姐看来也很不了解《帝内经》,嘿嘿

Posted: 2008-03-22 Sat, 11:25am
by 龍衛權
趙君,在下的網上也沒任何包裝,連色彩也沒有,更別說圖樣或動畫了:)

說說而已即可,別說好說歹的.
一句起,二句止,別在一個人身上花大多時間,需要幫助的人太多了!

在下自幼家貧(父母兩袖清風,那年代和這年代的人不同),雖極愛看小說,但從不買小說,因小說看完一次即不看的了,所以僅限在圖書館或書店翻翻而已;工具書則另當別論,可以不惜任何代價.

昨日有位朋友說起另一位朋友的親人,有情有義,我說很好,我們為他提供健康.
此君問怎知他身體不好,我告訴他,如今福壽膏,神仙膏充斥世面的情形之下,不言而喻,何需質疑!以前只是東亞病夫,現是地球病夫,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錢是要掙的,家是要養的,但不可......,希望有正義感的銷售員們捫心自問,特別是如今面臨禽流感的時候,別再自欺欺人,害人害己(非典的那一幕,應仍記憶猶新).

Posted: 2008-03-22 Sat, 11:27am
by 李实
顾田红 wrote:在现代营销学中好象有这样的说法:
  一流的企业卖观念;
  二流的企业卖效果;
  三流的企业卖产品.

(中医的推广也应该属于营销的范畴吧)  :)

顧小姐引用可能有誤,應該是“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龍醫師說中醫不是營銷,誠然。可是中醫不幸有個來自西方的自稱醫學的對手,這個對手卻將醫學當成生意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