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診斷原理的分別是什麼?
DuoSuccess.com
診斷不是目的,只是抽換概念、無知的推諉和商業敲詐。
診斷對病人來說並沒任何意義,別用診斷來打發可憐的病人,別顧左右而言他。診斷和治療是二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別混為一談!記住:病人目的是治療,絕對不是診斷。
隨便在網上搜搜,都可找出成千上萬日新月異、層出不窮的診斷和綜合徵名稱(以此和飛速發展的商業行為遙相呼應)。與此同時,日積月累、貧病交迫的病人賣田賣地、水深火熱、生不如死!看看身邊的精神問題患者吧,醫院已經容納不下了,只好美其名曰“回歸社會”!現代社會的治安問題,此君功不可沒矣。
- 西洋醫術的檢驗、科學、統計數據,多過於淺顯片面,掛一漏萬,其理論本身就有待商榷,不能準確表達或反映患者的真實現狀;
- 就如同癌症要等到末期或拳頭大時才能發現一樣,年年體檢年年正常,也不知是從那裡冒出來的,這就是現代科學的水準;
- 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認為,每例癌症的發現都是誤診,最起碼每例晚期癌症的發現都是誤診;
- 待到此時,也只能是定期復查,並無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案,只能是試試、等待,等待著最後的那一天的到來;
- 我們不說如此重的疾病,說說心臟病吧,很多心臟病人是在心臟病發甚至垂危的時候才知道是心臟病(否則三T試驗是免不了的);或者肝炎,必須是需要待到肝細胞破壞超過50%(之前是70%)才有機會發現,即此時的形和質已經有了更改,已經是太晚了;
- 命名紊亂,沒規律性,沒實質指導意義,是在不同的年代里發現,摸索和逐漸成形,所以顧名思義為實驗醫學;
甚至有不少是用人名來命名的,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混淆,這也同時說明了西洋醫學的不科學和不嚴謹,以及角逐名利的層次;
- 如非典至今(2003-10-14)已年多,診斷的定義仍不清楚,所以更談不上治療;
- 誤診率高達30%,疑難病例誤診率更超過40%!每一例癌症、心臟病或中風的發現本身就是一例誤診(如此,誤診率就絕不是40%,而是80%或90%的問題了)!
- 中醫根據四診辨證、陰陽五行、藏象經絡,不但可以辨別疾病的性質、輕重和部位,知道病人的現在,還可以推斷病人的預後;
- 僅僅脈診取得的數據和資料就多達70多項,遠比聽診器,甚至核磁共振為多;
- 何況還有望診、聞診、問診,以及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和辨證論治;
- 中醫的診斷是找出人體缺乏什麼,或多什麼,即盛和衰,何處不平衡。如果診斷準確,對病人的幫助就會恰到好處,就像一個番薯,在人飢餓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救人一命;雖然番薯本身不值錢,但一樣有救命之功,價值往往比價格更重要;
- 命名簡潔,其本身就是治療的指導或原則。
從根本上來說,中醫的診斷和治療是同一體的,是同時和有系統地產生的;
- 如中醫根本不需理會非典是什麼,是如何產生的,對症下藥即可;
- 或如中風,中醫不需知道其是出血性中風還是缺血性中風,安全快捷,何樂而不為,這就是層次上的不同。
中醫和西洋醫學的診斷是不同的,不可同日而言,要比較或究竟誰的診斷正確,看療效或看生存率即可。中醫治療,西醫檢查,乃認賊作父行為。
現代人的思維的確令人難以理解。有病就治病唄,為什麼要知道痛因?如同肚子餓了,明明是坐下就可以吃,卻要畫蛇添足,先研究清楚谷子如何發芽、成長、抽穗、收割、去殼、成炊......
有一次在西安,我們展示音樂治療之後,一位問題少年的家長問中醫音樂治療的原理,在下張口結舌,悠悠千里從何談起?好在這位先生才華橫溢,自己已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侃侃而談......,他對現代心理學瞭如指掌,引經據典,令在下汗顏......!但別忘了我們目的,理論再好,說的比唱的好,於事無補,情何以堪?我們離開之後,他還要求給張CD研究。其實,他本身就需要幫助。如果他用了五十年的時間研究,弄通弄懂了才回過頭來治療其孩子,又為什麼不現在就治療孩子?忍心讓孩子等五十年?倘若事與願違,他無法明白呢?何況明白和能做到又是兩個概念!
意大利蒙扎市議會曾通過一項法案,禁止市民將金魚養在圓形魚缸裡觀賞。提案者解釋說,把金魚關在圓形魚缸裡非常殘忍,因為彎曲的表面會讓金魚眼中的"現實"世界變得扭曲。有趣的是:我們又怎麼知道我們感知的"現實"是真實?金魚看見的世界與我們所謂的"現實"不同,但我們怎麼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們真實?或許我們自己說不定終其一生,也在透過一塊扭曲的鏡片打量這個世界。
當然,西洋醫學之所以局限和片面,并非西洋醫生之錯,而是整個西洋醫學體系的問題,其中最致命的地方是忽略了宏觀,而太過花時間於微觀……
癌症和非典使西洋醫學的脆弱性暴露無遺,凸顯了西洋醫學的不堪一擊。
- 加通社多倫多2002年5月31日電:加拿大科學家初步鑒定出肺癌基因組,可望協助醫生儘早判別病人接受的治療會不會收效,或者極可能再復發。
- 加拿大人所患的癌症之中,肺癌致死率最高,因此能預測哪些病人需要加強治療具有重大意義。預計今年有一萬八千四百人死於肺癌,並有二萬零八百人會被診斷出罹患肺癌。
- 在大學保健網絡(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主管肺癌基因組的韋格勒(Dennis
Wigle)醫生說,對症下藥是上上策,但關鍵問題是如何分別不同的病人,此次研究由隸屬大學保健網絡的瑪格麗特公主(Princess
Margrret)醫院的安大略癌症研究所(Ontario
Cancer Institute)執行。
- 醫學界奉早期診斷及治療為圭臬,但許多肺癌被發現時已是藥石無效的階段。更困難的是,有些早期被發現的肺癌(又稱第一期病例)治療效果並不佳,亦即有些肺癌情況惡劣,不適用早期治療有利病情的原則。如果有判別病症的方法,醫生就不必浪費時間,迅速採取積極治療措施。
- 韋格勒及研究人員觀察肺癌病患的組織後,發現病症復發者有二十二種特別基因。他們採用可以比較大量基因的科技,把一萬九千種基因過濾至只剩三千種,然後在其中找出二十二種特別對象。
- 韋格勒解釋說,接受治療後情況良好及會復發的肺癌病人的基因組截然不同。新病人的基因如果有相同的特徵,我們就可預測情況。但我們仍需要更多試驗,才能在臨床上應用。
只是,這些工作中醫在幾千年以前就已經完成,並且沿用至今。
- 2003-3-13 新華社羅馬電:意大利醫學家發明診斷微小腫瘤掃描儀
- 這種新掃描儀能在短短幾分鐘內查出腫瘤細胞的類型,並幫助醫生找到那些連X射線檢查和超聲波檢查都無法發現的微小腫瘤。這項被稱作 “Trimprob”的技術,最終將成為甄別多種癌細胞、甚至能診斷心臟病等其他疾病的一種有效方法。
- 掃描儀的發明者韋德魯齊奧13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發明的這種新診斷設備能發現小至半粒米大的腫瘤,並作出迅速而可信的診斷。它將有助於早期診斷癌症、挽救患者生命。
- 韋德魯齊奧說,新型掃描儀將很快上市,為減少死於癌症的患者發揮作用。據意大利媒體報道,盡管科學家近年來在同癌症的鬥爭中取得了許多勝利,但頑固的癌症“堡壘”至今還未被攻破。僅歐洲一地,癌症每年奪走的生命就多達160萬。
- 編者注:
- 從此諸位是否有所領悟?即為何西洋醫生發現的癌症都是晚期的,因為在此之前西洋醫學對「半粒米大的腫瘤」,以及小於「半粒米大的腫瘤」都是視若無睹的,一定要待到「雞蛋大的腫瘤」才驚為天人!
- 諷刺的是,西洋醫學是以“微觀”而自豪的。但西洋醫學的電子顯微鏡以及什麼核磁共振之類的為何發現不了這些「半粒米大的腫瘤」?直到今天,公元2003年3月13日,才石破天驚地發現──可以發現「半粒米大的腫瘤」了!
- 「半粒米大的腫瘤」以及小於「半粒米大的腫瘤」患者,你們是否應該考慮考慮,會不會所託非人?
- 2003-08-13 新法可驗出早期肺癌
- 以溫哥華為基地的Genyous
Diagnostics指出,該機構研發的新試驗方法可以在早期檢查肺癌,從而可以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機會。
- 研究員帕西醫生(Branko Palcic)說:「極早期及局部性癌患是幾乎不具傷害的疾病。你可以將它切除,長期的生存率相當高,即使是肺癌。」病者在首發時被發現而能生存的比率可提升至95%。
- 肺癌是男女癌症病人死亡的主因,因為當發現時,病情一般已惡化而無法治療。
- 倘若該機構的檢驗方法被加拿大衛生部批准,最快可於二千零五年應用。
- 編者注:
- 此對中醫來說只屬基礎知識,在中醫理論中早有系統論述,早已在使用,問題是人們看不起/不知道而已;
- 同時中醫的層次遠高於此,可以在未成形之前即已發現,如此說來,病者被發現而能生存的比率肯定會超過95%。
- 2003-09-17 荃灣港安醫院接收的懷疑沙士女病人,令全港再度陷入沙士恐慌。院方先後為女病人化驗大、小便,結果竟是一次陽性一次陰性,「時有時無」。衛生署昨午證實女病人並無感染沙士後,荃灣港安醫院曾診治女病人的醫生及護士已停止隔離,該院表示會檢討現有測試沙士冠狀病毒機制;
- 港安醫院市場部主管昨日解釋,該院並無沙士血清測試,只能化驗病人的大、小便樣本,將樣本交予香港基因科技(HKDNA)化驗,強調有關測試方法可驗出冠狀病毒。他說,會將今次事件當成教訓,並檢討應變措施,日後再有懷疑沙士個案,會立即轉介到公立醫院;但若病人只是有部分沙士徵狀,仍會採用化驗大、小便的方式進行檢驗。
- 港安醫院市場部主管指出,該名三十四歲女病人於本月十日因呼吸困難及輕微發燒到該院求診,早、晚兩次照X光均未有發現肺部出現異樣,驗血則發現白血球含量偏高。本月十四日,女病人照X光後發現右邊肺部有陰影。
- 至前日下午,化驗所證實女病人的糞便內有冠狀病毒,懷疑她感染沙士,院方遂通知衛生署、院內的醫護人員及病人。
- 經過反覆測試,終證實由荃灣港安醫院轉往瑪嘉烈醫院的女病人並非感染沙士,一場沙士疑雲結束,但事件暴露出私家醫院驗沙士各師各法,準確度成疑。曾兩度對沙士測試驗出假陽性的養和醫院表示,他們也不想出現假陽性令社會虛驚一場,批評政府並沒有協助私院化驗沙士。
- 養和醫院副院長表示,該院一直致函港府希望協助提升沙士快速測試技術及化驗室水平,該院願意支付費用,如改裝化驗室或培訓技術人員,甚至向政府或大學購買快速測試試劑,但一直沒有回覆,經多次求助,只有港大微生物學系專家願意今日到該院視察試劑、化驗室及技術人員水平。
- 仁安院長籲統一測試,他認為政府必須為私院「做番啲嘢」,以免不必要的恐慌再發生,一是派專家到自行做快速測試的私院巡視,提升技術水準,若認為私院沒能力自行做測試,應為私院提交的樣本進行測試,證實受感染才轉送病人往公立醫院。他承認,在六、七月期間,該院的沙士測試曾出現兩次假陽性,一次是利用花近十萬元從德國生物科技公司購買的PCR試劑,抽取病人鼻液化驗,結果呈陽性反應;另一次是利用內地政府送贈的快速測試試劑,亦呈陽性反應,但其後將兩個樣本送交香港大學第二次化驗,才證實是假陽性。現時醫院不少快速測試方法都未經正式臨床試驗,準確度及敏感度受質疑,因此該院若有需要會採用中大的血液測試,準確度高達八成。他又指,全球並無公認的快速測試方法,各地只能依靠有經驗的化驗中心進行測試,他認為本港可集中由衛生署統一處理測試。
- 對於私家化驗所驗出假陽性,是否化驗水準出問題,衛生署發言人表示,輔助醫療業管理局負責醫務化驗師的專業監管,促進他們在實務及操守方面達到水準。
- 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及私人機構分別開發針對沙士冠狀病毒的快速測試方法,採用病人不同的樣本,包括鼻腔液、血液及大小便等,各有一定局限性,但當中以鼻腔液及血液的準確度高達八成,在病人病發首三天至一周內可使用,但大便樣本則要一周後使用才能測試出是否含冠狀病毒。
- 港大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昨表示,該系開發的PCR快速測試方法,抽取病人的鼻腔液測試,經多番改良,包括抽取病毒基因的方法,準確度由最初三成增至現時的八成,可在病人病發首三天抽樣進行測試,盡快知道結果及採取應變措施。大便則要在病發一周後有較多病毒數量,才適用於進行測試;尿液樣本則最不可靠。但他強調,測試的準確性仍要視乎抽取的樣本質素及技術員的水平。
- 中大化學病理學系助理教授表示,中大所採用的血液測試方法,可在病人病發後首周抽血測試,準確度達八成,隨血液內的病毒數量減少,第十四日則下跌至四成二。利用血液測試的好處是可以知道血液中病毒濃度,容易比較病人體內病毒數量是否減少,但暫時難以知道鼻液中病毒數量。
- 他又指,目前坊間(醫院)採用的PCR快速測試五花八門,部分準確度只有兩三成。個別醫院化驗樣本若顯示呈陽性反應,會交給較大規模的化驗所、兩所大學或交衛生署第二次化驗,重疊資源。他正游說醫管局統一使用測試方法及樣本,若要預防沙士再爆發,必須要及早定案。
- 荃灣港安醫院交予香港基因科技(HKDNA)的女病人大便樣本對沙士測試呈假陽性反應,記者昨日欲聯絡該公司負責人,以了解到底採用哪種測試方法及測試準確度,但公司指負責人不在港,無法回覆查詢。
- 有執業私家醫生透露,在五月中沙士疫潮近尾聲時,一間名為HKDNA的公司已開始向私家醫生推銷服務,當中包括測試沙士冠狀病毒,聲稱比大學所做的化驗更準確,測試主要是驗大小便和血液,收費約為九百至一千元。
- 稱北京亦採同樣方法,HKDNA主席及行政總裁五月初曾向傳媒表示,該公司研究出即時診斷沙士的方法,針對潛伏期的病患者,只要病毒進入人體透過基因測試,就可直接檢測到病毒基因,且在樣本經過稀釋後仍能測試出有無病毒。他聲稱北京國家防止非典緊急科技行動小組亦運用該方法,對十五樣本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其靈敏度是普遍使用「逆轉錄--多聚酶反應測試」的一千倍,比抗體測試方法的靈敏度則高達十萬倍。該公司曾向醫管局和衛生署提出免費替一千宗沙士個案作快速測試,但遭拒絕。
- 據資料顯示,HKDNA是本港獲基因改造食品測試及親子鑑定服務ISO9002標準管理證書的生物科技公司,三年前成立,前年十月曾成功發明「可檢測非發病性和發病性禽流感甲型H5亞型病毒的套件」,並取得專利。主席及行政總裁曾任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
- 處理手法混亂掀恐慌,本港經濟剛「大病初愈」卻傳來沙士疑雲,令各行各業不禁抹一把汗。曾因非典型肺炎受過重創的旅遊業及飲食業,均批評政府今次處理手法不當,導致市民一度恐慌,亦有外地報章以顯著篇幅報道事件,業界擔心有關消息會影響正復甦的經濟步伐,認為政府有必要統一發布機制,不應再出現似是而非的沙士疑雲個案。
- 荃灣港安醫院前日下午五時十五分接獲自行聘用的化驗公司通知,指病人的糞便樣本對冠狀病毒呈陽性反應後,隨即在五時半通知衛生署,表示有一名懷疑沙士病人,病人於晚上十時二十分轉送往瑪嘉烈醫院。醫院管理局及衛生署分別在前晚十一時二十分及昨晨一時十二分證實事件及作出回應,雖然港安醫院化驗結果指病人有陽性反應,可是政府並沒有將病人列為正式「懷疑個案」。
- 港安及政府前晚對病人情況說法不一致,昨日才證實病人非感染沙士,消息如此混亂,對旅遊業有一定影響。
- 被斥不肯提供測試劑,醫療政策評議會主席指,政府不肯向私家醫院提供快速測試試劑,是造成今次不必要恐慌的主因。他指私院向私人機構購買的測試或化驗服務,質素難以保證,出現假陽性亦不出奇。部分私院為免麻煩,惟有「係唔係都轉介」病人到公立醫院,容易造成沙士疑雲。他認為,政府必須解釋拒絕為私家醫院提供快速測試試劑的原因,建議當局可以成本價或合理價格向私院提供試劑,以便私院進行初步測試,證實患者感染後才轉介政府處理。
- 荃灣港安醫院接收的懷疑沙士女病人,令整個社會陷入新的恐慌之中,港安醫院更似時光倒流,像回到了沙士橫行時代。但當院方多次為病人檢驗大小便時,卻發現沙士的症狀竟然在跟他們玩捉迷藏,時隱時現,最後,港安醫院仍得依賴衛生署作快速血清測試,證實只是虛驚一場,但這小小的震盪,已令六百多萬市民神經緊張了二十四小時,心臟多跳了數億次,當事人更是好像死里逃生,恍如再世,縱使無人被沙士殺死,也被沙士嚇死。
- 由於沙士是一種新疫症,全港各大小醫院對它並沒有足夠的認識,也沒有一種統一的檢驗標準,大家只能各師各法,去檢驗沙士的冠狀病毒,私立醫院由於缺乏血清快速檢驗的設備,只能以檢查唾液及大小便的方式判斷沙士病徵的反應,其準確率大概只有兩至三成,而公立醫院的血清快速測試則有八成準確度。雖然私家醫院一直聯繫政府衛生署,查詢有關沙士的最有效的檢驗方法,但政府方面一直諱莫如深,將這方面的資料視作機密,遲遲不作答覆,令私立醫院完全無所適從,因此才發生了一連串令人啼笑皆非的誤會。
- 其實,這場人為的狼來了是完全不必要的,它暴露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公立醫療系統的本位主義置我們於沙士的威脅中而不顧,同時,也反映出這場沙士不但是天災,也是人禍,因為數百條人命的代價尚沒有讓政府衛生署變得聰明起來,在沙士的嚴重威脅之下,他們還要分公分私,採取僵化的立場,要求私家醫院將懷疑沙士病人送到公立醫院診治,若因為政府衛生署的官僚態度,延誤了沙士的防範時機,其禍害之深,實在不亞於有心置人於死地。
- 姑勿論政府不肯答覆私家醫院有關沙士的檢驗標準的動機何在,只以這種不合作態度所造成的客觀效果,便足以引起社會公憤。蓋因沙士乃人類公敵,防範沙士,人人有責,任何的人為錯誤,都不能原諒,否則,我們就得付出我們承擔不起的代價。政府衛生署沒有制訂統一檢驗標準在前,沒有即時回應緊密配合在後,已犯了疏忽輕敵、貽誤軍機之罪,大敵當前,有必要殺一儆百,實在應該追究責任,治以重罪,以儆效尤。
- 狼來了的悲劇只會令我們損失一群羊,敵人來了會令我們家破人亡,我們切要緊記,沙士不只是狼,不只是敵人,而是最可怕的瘟神,瘟神來了,會令我們喪失性命財產,萬劫不復,任何人在這方面有所疏忽,不但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同時也是犯了最嚴重的罪行。
- 編者注:
- 政府並沒有協助私院化驗沙士?其實兩者都是不負責的,因都是丈二和尚,誰也不懂,互相推諉,而這就是西洋醫學了;
- 私家醫院與公家醫院又有什麼分別呢?都是西洋醫學!雖是笑話,但已司空見慣,只是人們以前不注意及不知道而已;
- 一位哲人曾說過,對於歷史上的每個重大事件,我們距離它越遠,越能看清楚它的深刻內涵和深遠意義;
- 此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啟示;
- 2003-11-04《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發明快速診斷癌症內窺鏡
- 日本研製出新型內窺鏡,無須將懷疑癌變的組織切片取出體外,縮短診斷時間,又減輕患者痛苦。
- 內窺鏡通過患者口腔等進入食道、胃、直腸等消化器官內部觀察癌變病灶。該新型內窺鏡的最前端安有微型顯微鏡、高性能數碼相機和照明裝置。貼近消化器官內壁的顯微鏡可將病灶部位放大450到1000倍,數碼相機將放大的病灶圖像拍攝下來。醫生通過顯示幕對數碼相機拍攝的圖像進行觀察,當場即可判斷該部位是否發生癌變。而傳統的內窺鏡的放大比例一般為100倍。醫生不能通過觀察立即確診,還需要對患者的可疑部位進行切片檢查,通常幾天後才能確診。
- 這新型內窺鏡由奧林巴斯公司與昭和大學共同研製。現在,昭和大學、橫濱北部醫院、大阪大學等單位已開始臨床試驗,用新型內窺鏡對100多名患者進行了檢查。醫生們認為,新型內窺鏡已達到實際運用的標準。奧林巴斯公司計畫進一步提高圖像清晰度,簡化操作方法,儘快把這一產品推向市場。
- 編者注:直至如今,西洋醫學仍停留在此水準,停留在外表和外觀;
- 2004-2-20《路透倫敦電》英國研究表明許多重症照護病患未獲正確診斷治療
- 一份科學雜誌周三報導,盡管醫療科技的進步,英國的許多重症照護病人仍被錯誤診斷;
- 《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 稱,最近對伯明翰Heartlands醫院的一項三年期研究表明,在38名接受死後檢驗的病人中,15人有跡象顯示,他們的重大疾患沒有被診斷出來,比如心臟病等;
- 研究並指出,如果能提高診斷準確率,其中10名病人可能不致於喪命;
- 「我們懷疑30%的診斷可能並不正確,」《新科學家》援引英國皇家病理學院 (Royal College of Pathology) 校長昂得伍德 (James Underwood) 的話說;
- 專家指出,還不清楚診斷錯誤的情況到底有多普遍,因為在大部分現代醫院裡,死後檢驗的例子非常少,而這又導致醫生對病人死因的了解不夠充足;
- 「我們如果進行更多的死後檢驗,將來就有可能拯救更多的人,」研究作者、Heartlands醫院重症醫療顧問史密斯 (Fang Gao Smith) 對該雜誌說。
- 2006-7-29《路透社》報道:體厚脂肪擋住超聲波,醫療儀器難檢查胖人
- 美國有超過六成人超重或肥胖,這除了造成各種健康問題外,也令他們無法獲得可靠的醫療檢驗結果,胖子的脂肪可能影響X光或超聲波檢查的影像,肥胖人士更可能因體型過大而無法進入醫用掃描器檢查身體狀況;
- 報道引述麻省總醫院放射治療醫生Raul Uppot所言,肥胖問題已日漸影響到放射檢查人員透過現代科技監察病人身體狀況。他的研究小組分析了1989至2003年間的X光檢查、稱為CT掃描的電腦輔助X光檢查、磁力共振造影及正子放射型電腦斷層攝影等報告,發現有0.15%,即近8000份是由於病人體型肥胖而無法獲得檢查結果;
- 這些掃描檢查主要以用以監察腫瘤、血凝塊、斷肢,或其他傷患及器官毛病。無法獲得檢查結果,就無法看到毛病的存在或嚴重性,也就無法及時醫治;
- 體重239磅以上的嚴重肥胖人士,問題更嚴重,他們幾乎無法進行超聲波掃描。他們身體的厚度及脂肪含量,阻礙了超聲波的視野,令影像有如大風雪下的景象,完全白茫茫一片,甚麼也看不清。
2003年國際體壇籠罩在死亡陰雲之中,其中最震驚的無疑是2003年6月份在聯合會杯足球賽半決賽中喀麥隆球星福的猝死,關注運動員健康問題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此外在2003年初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中48歲的法國車手科維、巴黎到尼斯賽自行車賽中的哈薩克斯坦名將基維雷夫、哥斯大黎加長跑老將阿爾法羅、加拿大最著名的馬術女選手艾米.丹傑斯等也是2003年國際體壇長長的運動員意外死亡名單中的亡魂。這樣的誤診,比比皆是!
專家的定義是「精於某種學識或技術的人」,君不見什麼世衛的專家或什麼西洋醫學的專家圍著非典團團轉,這又是什麼專家呢?起碼理論上也別自詡專家,治不了防不了就不是專家了,或如捉鰐魚專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西洋醫學對愛滋病還無可奈何的時候,有些西洋醫生以專家的身份出現在各個場合!
這麼多的病人被延誤診斷,未能及時發現和有效的治療,死於非命,飲恨泉下,又該當何罪,誰應負責?或如非典,輕者勞民傷財,重者禍國殃民,甚者累天下蒼生!這一點,西洋醫學實難辭其咎。
〔路透倫敦2004-01-31電〕診斷用X光會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高達3%!即有3%的癌症死亡病例是西洋醫學診斷用X光造成的(美國1981年有0.5%的癌症死亡病例是診斷用X光造成的,現在則上升為0.9%)。
斷層掃描增加患癌風險,一次CT掃描所受放射性輻射,跟日本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倖存者所受到的輻射量差不多!
對腹中胎兒作超聲波檢查,可以看到胎兒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因此,一些准父母樂此不疲地對尚未出生的寶寶“現場直播”,希望以此加強與寶寶的情感交流。但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2006-8-8提醒說,最好不要長期頻繁利用超聲波對胎兒進行觀察,因為這可能會影響胎兒大腦的正常發育。耶魯大學對老鼠的實驗結果表明,用超聲波掃描30分鐘以上,老鼠胚胎一小部分大腦神經細胞的“走向”變得不穩定,最後發生“錯位”。長期暴露在超聲波中,也可能會給人類胎兒的腦細胞發育帶來同樣隱患。
問道於盲,借聽於聾(向盲人問路,比喻向無知的人求教。借聾人的耳朵去聽,比喻所求非人而一無所得)。有些病人接受中醫治療,卻用西洋醫學的診斷來觀察療效,這本身是不正確的,因為西洋醫學的診斷至今仍不成熟,就像西洋醫學的治療不成熟一樣。同時邏輯上存在謬誤和矛盾,既然西洋醫學無法治療,你又指望西洋醫學可以診斷嗎,或你相信西洋醫學的診斷嗎(雖然很多人都如此誤認,包括中醫師以至中醫博士,中醫教授)!事實上,西洋醫學有辦法診斷就不會有這麼多晚期癌症了,癌症意味著誤診,癌症=晚期(即晚期了才被發現,而且很多是病人自己發現的)。
如愛滋病的CD4只是西洋醫學判斷抵抗力的指標之一,並不完全/完整反應人的抵抗力,其本身很局限,或不全面,即是說不可靠或沒價值,不需理會(包括其他檢查)!中醫是以肺經和大腸經為指標。中醫治療本身即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中醫是整體免疫。中醫整體免疫的範疇包含了西洋醫學的CD4,5,6…,使用中醫治療,就應該用中醫的觀點來觀察,而不建議用西洋醫學的不完整的觀點評鑑之;就如同肺結核的鈣化點只說明過去,不表示現在有什麼問題。中醫其實很簡單,中庸之道,整體平衡,將人的抵抗力提高了,人體本身自己就自然知道如何去抵抗疾病。此法遠比西醫的好學和好掌握,最重要的是更高明,沒有副作用。中醫不需要西醫的HIV檢測,有自成一體的診斷體系,請放心。包括三大常規,心電圖,X-ray,CT等輔助檢查/輔助科室/輔助……,別忘了,這只是顧名思義的“輔助”而已。近廿年以來,西醫的輔助手段成了首要手段,甚至成了牟利手段,可恨!在真正的中醫眼里,應該只有病人和非病人之分,而沒有乙肝患者和愛滋病患者的分別(因為這只是西醫近百年的事情)!否則就不是中醫了,中醫早在千年之前就早已成熟!除非是西醫教出來的中醫。即如同動物里的純種和非純種(雜交)之分,不倫不類。
引用一位患者的血淚控訴:可恨的西醫,要麽查不出來,要麽出來就晚了。
全球現在約有一千七百萬人患有心血管疾病,而患上急性心肌梗塞更會有生命之虞,但若可及早發現及治療,存活機會會大增。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臟病的其中一種,現時西洋醫生主要以心電圖及心血指標測試病人是否急性心臟病發,但心電圖未能準確測出心臟病發跡象,心血指標亦需在患者胸痛一至八小時後,才可有機會成功測試。心電圖的結論是不準確的,三梯試驗更是可恨──誘發患者本來並不算嚴重的心臟病,目的只是開心地告訴患者他有心臟病!反觀中醫,半秒鐘即可診斷,而且不論是在病發之前或之後,這才是價值,只有這樣的診斷才可以真正幫助病人,讓病人提前接受中醫的治療,中工治已病也比心肌梗塞病發之後才搶救有價值。
我在香港乘坐的士時曾試過一個有趣的經歷:當我告訴司機去何處,同時告訴他沿途的大街街名之後,他問我可否帶帶路,我望著他,無言以對(如果病人向醫生求診,醫生卻要求病人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