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金隨奉 vs 處方療效
隨奉是隨你的心意支付,心意和療效成正比
第一張方很有效,但以後的就無效了?
建議有此感受者先不要太大聲說話,先看看是否已經支付診金,同時這裡涉及病也命也的問題(條件是個人需有足夠的承受力),否則達不到預期效果,傳統文化裡包含了一些現代科學家無法理喻和……
第一次是感受,第二次(包括此後)就是享受了。產品的價值由價格決定(正比)。
首次購買(購買者本人及其親屬之前皆未用過我們的任何產品。首次購買數量為1)多成醫院裡的產品(除了食物購買授權書),可以先使用後付費(即滿意了才付費,否則一笑置之),第二次購買需付清首次的費用,並恢復先付費後使用。
電腦軟件尚有試用版的時間限制或自動停用功能,我們的產品實在想不出什麼理由為什麼不具備類似功能。中醫比電腦軟件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們可以想想 Dos年代以來,每年他們都說他們是最先進、最科學、最完美……,可憐人們幾十年如一日眼巴巴地望穿秋水,Windows至今還不是在每天修補漏洞)!
有人會說,你又如何知道我沒交費?說此話者,即表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太少了(心誠則靈vs海森伯測不准原理)。在此浩瀚的宇宙之中,還有很多是我們(包括將自己描繪成很偉大的現代科學家們)不認識的,根據從不謙虛的科學家們自己的說法是他們僅僅認識這宇宙中的不到 4%而已,事實上他們的眼光和望遠鏡僅僅認識這宇宙中的遠遠不到億億億億億萬分之 4。而且有形為下,即看到的,包括顯微鏡或太空望遠鏡看到的都已為下,已是低層次了(這裡還有一個光譜的問題)。
當然,這是你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