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味中藥飲片即溶顆粒的價值?
DuoSuccess.com
- 不贊成使用「單味中藥飲片即溶顆粒」!
- 「單味中藥飲片即溶顆粒」是把單味中藥直接提取、濃縮成浸膏,再加工成顆粒劑,最後集中成整貼中藥;這種配藥方式雖然簡便易行,基本實現了中藥配藥的自動化,但也存在著一些重大的缺陷;
- 特別是:
- 由包裝機定量封裝的小袋中藥不能實現精確定量,所造成的誤差對於高度濃縮的中藥顆粒來說,是不允許的;
- 成袋中藥組合出的重量有限,無法滿足對中藥用量十分講究的中醫學理論的要求(尤其是數術方面的要求);
- 單味中藥互相之間並未產生極其重要的化學反應,而這對中醫療效的取得和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 一種中藥所含有的化學成分可能超過一百種,複方中藥製劑含有的化學成分可能會達到數百種,甚至近千種;
- 中藥所含的化學成分繁多而複雜,它們之間的化學反應會不會更為繁雜?
- 更重要的是此君有否將之全部提取出來,而他又如何知道是全部提取出來了?
- 真是沒遺漏嗎?沒遺漏什麼嗎?起碼醫生A和醫生B需要的某種成分他提取出來了嗎?事實上,百分之百提取出來是不可能的;
- 是否將藥物所含的有效成分,成比例提取出來?會否顧此失彼?
- 提取出來的過程中又有否對之造成任何/什麼損害或分解破壞?
- 藥引如何處理?先煮後下,先來後到的又如何?
- 因某些藥物已是老早就煎熟了的!不是新鮮的,不是第一次煎熬!
- 就像百沸湯(沸騰一百次/有一百個泡泡冒出的水),和剛沸騰的水就不同!
- 新鮮剛煮好的粥,趁熱吃是正氣補氣的;等放涼了吃或是隔夜了再吃,就是寒涼的,老人病者就不宜了;
- 由誰來煮,是誰煎熬的,則更是不同;
- 發放此項國家專利者,相信是外行;
- 或者此項國家專利並不表示此方法的可行性,只是一新事物而已,是一種商業行為;
- 在中醫學院和中醫院都使用三大常規、聽診器、血壓計和核磁共振,用尿蛋白的含量,血色素、血糖、血壓以及血中所含細菌病毒計數的高低,衡量中醫治療成效的年代;
- 在西洋醫學教授中醫,中醫用西洋醫學的理念、觀點、要求規範的年代;
- 在西洋醫生考核、管理、管制中醫(甚至於病案、診斷、處方)的年代,這是可以理解的。